所有忘記在元宇宙墳頭上香的阿貓阿狗們在AI時代又打滿雞血復活了。
「你不用這個AI新工具你就會跟不上時代然後被AI取代」
「學習新知識沒用因為AI學的比你更快」
「競爭對手已經開發出AI賦能的新功能了我們不抓緊就會被淘汰」
「你寫的CLI工具沒毛用我們應該讓開發者跟AI直接用自然語言交互」
「這個AI工具在歧視中國跟中國用戶」
從職場,推特,YouTube不斷受到這種論調的轟炸。互聯網泡沫時期我還沒有記事,身處於AI泡沫之中多少能想像當時的情境。
其實也不一定要身處於泡沫時期,衰退蕭條時期也是一樣,從十幾年前開始我所居住的日本地鐵裡比較常見的脫毛廣告喜歡用的一種利用恐懼或著從眾心理的營銷手段。 諸如
「你不開始脫毛你就沒有機會接觸到優秀的異性」
「脫毛能變美」
「別人20歲都開始脫毛了就你沒有」
云云,他們的用語更加巧妙沒有我講的那麼直接。主要針對女性,最近可能市場飽和了,男性脫毛也多了起來。一開始我以為沒人會相信這種拙劣的廣告,但能持續這麼多年自然是有利可圖,你情我願。
甚至不一定要是脫毛無良廣告,日本的部分年輕人收入跑不過通脹生活越來越緊張,甚至買大米都要精打細算。房間裡的大象明明是吸年輕人血去填老人窟窿的這個無法持續的社保系統,本質原因是政府短視,決策失誤還有人口減少的趨勢無法避免。 而多數人卻相信是外國勞動者帶來的問題,國家給外國人發錢搶佔了他們的資源。甚至讓某橘色政黨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投機成功。
總有人代替你思考,他們創造需求,製造焦慮,劃分敵我。 科技飛速發展,但人類從「烏合之眾」出版的19世紀末開始(或著更早)並沒有進步。消費了過多的快餐信息,多巴胺分泌次數暴增,系統二已經開始退化。 如何才能獨善其身?